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曾文水庫logo

曾文興建史

興建緣起
興建緣起圖示

  曾文溪流域全長138.47公里,曾文水庫集水區面積481平方公里,為台灣第四大河川,其年平均流量為16億立方公尺,初期僅由烏山頭水庫取水供應嘉南地區農田灌溉之用,其取水率僅為25%,因此如能在曾文溪主流築壩攔蓄洪流,使之與烏山頭水庫串聯運轉,非但可使既有農田充分發揮土地潛能,且可增加新灌溉區。
  1939年,日本八田與一技師曾建議在現今曾文水庫大壩壩址柳藤潭位置建築重力式混凝土壩一座,後因戰事作罷。1959年春,由台灣省水利局著手進行規劃工作,最後擇定柳藤潭為壩址,壩型採用土石壩,乃至1966年7月,成立曾文水庫建設委員會暨工程局,專司其事。曾文水庫工程於1967年10月31日動工,經6年施工,至1973年10月31正式完工,為全台第一大水庫。